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芙蓉小说网 > 女频言情 > 国民法医江远吴军无删减+无广告

国民法医江远吴军无删减+无广告

志鸟村 著

女频言情连载

清晨。江远从床上醒来,精力充沛,浑身轻松,感觉像是没有参加专案组似的。事实上,也没有他可参加的环节。就法医而言,市局有经验丰富到出尸绿现场也只戴口罩的老法医,同样有兢兢业业,两周就能有一具尸体解剖的博士法医。就刑警来说,市局的刑警支队多的是侦破过大案要案的牛人,也有交际花一般的粗豪汉子。而来自宁台县的江远等人,没有被当做牛马用,反而是人家支队长的照顾。知道一群人蹲守了这么多天,给了他们几日喘息的时间。呜呜呜……魏振国的电话打了过来,接起就喊:“下来吃早饭了。门口的油条店。”江远苦笑,翻了个身,也还是爬了起来。破案以后,新换的地方,住宿条件大为改善,以往刑警出差,多是两人间和快捷酒店居多。这一次,魏振国给大家都定了单人间,酒店也不是哪...

主角:江远吴军   更新:2024-11-05 14:27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江远吴军的女频言情小说《国民法医江远吴军无删减+无广告》,由网络作家“志鸟村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清晨。江远从床上醒来,精力充沛,浑身轻松,感觉像是没有参加专案组似的。事实上,也没有他可参加的环节。就法医而言,市局有经验丰富到出尸绿现场也只戴口罩的老法医,同样有兢兢业业,两周就能有一具尸体解剖的博士法医。就刑警来说,市局的刑警支队多的是侦破过大案要案的牛人,也有交际花一般的粗豪汉子。而来自宁台县的江远等人,没有被当做牛马用,反而是人家支队长的照顾。知道一群人蹲守了这么多天,给了他们几日喘息的时间。呜呜呜……魏振国的电话打了过来,接起就喊:“下来吃早饭了。门口的油条店。”江远苦笑,翻了个身,也还是爬了起来。破案以后,新换的地方,住宿条件大为改善,以往刑警出差,多是两人间和快捷酒店居多。这一次,魏振国给大家都定了单人间,酒店也不是哪...

《国民法医江远吴军无删减+无广告》精彩片段


清晨。

江远从床上醒来,精力充沛,浑身轻松,感觉像是没有参加专案组似的。

事实上,也没有他可参加的环节。

就法医而言,市局有经验丰富到出尸绿现场也只戴口罩的老法医,同样有兢兢业业,两周就能有一具尸体解剖的博士法医。

就刑警来说,市局的刑警支队多的是侦破过大案要案的牛人,也有交际花一般的粗豪汉子。

而来自宁台县的江远等人,没有被当做牛马用,反而是人家支队长的照顾。知道一群人蹲守了这么多天,给了他们几日喘息的时间。

呜呜呜……

魏振国的电话打了过来,接起就喊:“下来吃早饭了。门口的油条店。”

江远苦笑,翻了个身,也还是爬了起来。

破案以后,新换的地方,住宿条件大为改善,以往刑警出差,多是两人间和快捷酒店居多。这一次,魏振国给大家都定了单人间,酒店也不是哪里便宜住哪里了。至少说明,案件升格进专案组以后,他们的经费也是多了点。

楼下,最热闹的就是油条店。

沸腾的热油中,翻滚的面条,不断的伸胳膊蹬腿,不断的膨胀变大,只几秒钟的时间,它的体积就比原始的面团大了好几倍。那热油,好似升腾的欲望,用最激烈的手段,让两块黏合的面团膨胀,让它们变大,让它们变色,让它们香甜,也让它们失去水分,失去黏性,失去面粉原本的模样。

“三根油条,一碗豆腐脑,一碗豆浆。小菜,来个鸡蛋。”江远摸着肚子,给自己点了一堆的东西。

魏振国喝着豆浆,啧啧有声:“年轻就是好啊,我都吃不动了。”

“反正没什么事。”江远顿了一下,问:“话说,我能去做尸检吗?”

“都成骨头了。”魏振国看看江远,道:“余队那边,肯定还是相信他们自己的法医,你做了,他也不会认的。”

“我现在做骨头可以了。”江远刚得的法医人类学LV3的技能了,上阵肯定是没问题的。

魏振国却是劝道:“还是别去了,你去了,也是给他们的法医打下手,出了问题还容易背锅。”

旁边的牧志洋道:“不是自家的牲口,用起来不心疼的。而且,他们也不认识你。”

“没错,我之前借调过来,货们用的忒狠了。”同来的刑警温明亦是感慨万千。大家虽然都被当牲口用着,但自家用自家的牲口,显然会爱惜些。

江远只能低头喝豆浆。

在宁台县,他的实力明显强出同事们一大截的,但到了长阳市这种省会城市,那就不见得了,所以,也没必要抢着去做尸检。

几个刑警静静地吃早饭,恍惚间,竟是吃出了一丝丝岁月静好的味道。

“我想跟着他们的现勘,看看证物。”江远喝完了豆浆,又有了新想法,道:“我看柳处也没做相关的安排,我们能不能做?”

“做肯定可以做。”魏振国不解的问:“你想做什么?”

江远想了一想,道:“我想看看谭勇的车。”

“他的车?你想通过他的车,找到他可能去过哪里?”魏振国一想就能想到缘由,只是很不看好的道:“长阳市刑警支队这边,肯定把车查了个底掉了。”

“那更好,我们再查一遍,也不影响他们的勘查。”到目前为止,谭勇依旧没有要交代的意思,那么,依靠现有证据来调查,就是最直接的思路了。

而LV4的犯罪现场勘查的技能,也是江远目前最强的技能。

而通过勘查谭勇的车,江远能够找到更多的线索——能否破案是有概率的事,而找到越多的线索,就越接近破案。

魏振国略作思忖,点头道:“那我陪你去找现勘。”

……

两小时后。

江远、魏振国和牧志洋就站在了谭勇的帕杰罗面前。

现勘中队的队长曹州权接了电话出来,他对江远的印象不错,见面先是一个传统式的微笑,看着就大气,再半开玩笑的道:“你们是不服气咋滴,谭勇的车,我们可是全擦了,不可能放着不动的。”

江远站在地下室的囚室外面,能忍住不进去,这件事让曹州权回来说了两天,他现在说到的,也是这个。

魏振国吭哧吭哧的笑两声,道:“我们小江是有些想法,曹队您别多想。”

“没事,你们想再做,我也没意见。再说,那么大的地下室,你们都留给我们了,车再给你们弄一遍,也没啥。”曹州权做事说话也算是大气,说完,又是高喊一声:“杜磊!”

接着,回过头来,曹州权介绍道:“谭勇的车,之前就是杜磊跟着我擦的。今次跟你擦。”

曹州权说是不介意,大约还是有一点点介意的,所以是将自己的得力下属给喊了出来。

能擦命案证据,又是长阳市这种地方,那肯定不能是弱手了。

嘟嘟嘟。

一辆平衡车,直接划到了江远面前。

“杜磊。”平衡车上,杜强身着警服,腰杆子又细又长,好像一脚能踹断的样子。

“小江他们想要把谭勇的车再擦一遍,你跟着一起吧。”曹州权直接道。

杜磊皱眉看向江远等人,道:“里面基本都拆开了,下面的车轮护板也都拆了……”

“我想找找微量物证。”江远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,一边做着手势,一边道:“就因为这个车走过烂路,所以,更可能把现场的碎屑、种子花粉,或者毛发羽毛之类的留在里面。拆开来看一下,也许能找到点东西。”

他掌握的犯罪现场勘查的技能之所以到了LV4的级别,就是体现在这种时候的。

江远说的挺有自信的样子,最重要的是,他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。

曹州权有点意外的问道:“你们县局有微量物证实验室?”

刑科的实验室都偏于简单,许多都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水平,通常也就是DNA实验室会昂贵一点。

而建设什么样的实验室,既与需要有关,也与单位里相关的人员有关。可以说,许多实验室就是因人设岗的,有了相关的人才,就建设相关的实验室,像是宁台县的毒检实验室,既是因为当年有毒检的需求,也是因为刑科中队的中队长陆建峰有这方面的才能。

曹州权听江远自信满满的说微量物证实验室,不觉也是一震,这玩意儿可是真的贵啊。

江远却是对着曹州权摇摇头:“宁台县没有微量物证实验室。”

曹州权一个平静的传统帅哥都给气乐了:“没有你说啥。”

“可以用长阳市的吧。或者送检到省厅的微量物证实验室。”江远道。

“市里的也是样子货。微量物证实验室复杂着呢,费用也高,仪器设备也多,省厅做的也不怎么样。”曹州权摇头,道:“所以我说没必要再往下拆了,拆不出东西来,还吃力不讨好。”

“微量物证行不行,主要看提取的。实验室操作,容错空间是很大的。”这时候,江远也没什么谦让了,再次强调道:“我们只要提取到东西,找任何一家实验室,都有机会做出来。”

“行吧。”曹州权也无话可说,干脆的应了下来。反正,干活的不是他。


刑警队的院子,比平日里冷清了许多。

宁台县这种几十万人的县城,大案要案发生的概率并不多,一年到头,也就是十起八起的非正常死亡,最后会变成刑事案件的,也就是所谓的凶杀案的,大约就是一两起的样子。

正因为如此,哪怕今次的案件似乎案情简单,刑警队也是全员出动的模式。

江远回到办公室,就见刑科队所在的四楼已是空空如也,只有痕检办公室的门开着,有人在里面忙忙碌碌的敲键盘。

“报告写细致一点,这个案子搞不好要死刑的,死刑核检的要求很严的。”吴军提醒了江远一句,又道:“我们当年做一个案子,有件证物是只塑料油桶,案子办完都两年了,结果突然接到电话,问我们,为什么照片里的油桶是白色的,实际证物是黄色的。”

江远一边开机一边听,不由好奇道:“为什么?”

“为什么?因为实际证物放的久了,塑料老化了呗。还得重新做补充材料。”吴军停顿了一下,接着道:“说这个,就是想给你讲,死刑的核验比其他案件严格的多,好多双眼睛盯着呢,标准放高一点没坏处。”

“明白了。”江远从善如流,稍停,又问:“那我和十七叔的关系……要不要规避?”

“近亲属才需要。”吴军说的近亲属,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有不同的范围,其中行政法的范畴最广,刑法的最窄,仅为夫妻父母子女和同胞兄弟姐妹。

江远安心下来,认真做事。

很快,他的面前,就认真排列出了一列列的照片。

十七叔的肠子,十七叔的心脏,十七叔的脑切片,十七叔的胃容物……江远认真挑选,注释清楚。

对警察们来说,办案的繁复程度,往往远胜于破案。就像是眼前的命案,哪怕案情简单清晰,嫌疑人认罪,到了办案阶段,依旧有数不胜数的文书工作要进行。

快到下班时间,才有喧闹声从院子里传来。

江远看向窗外,就见刑警队的三辆车全都停了进来,二中队的刘队长更是身着警械,如临大敌的站到了中间的警车前。

十七婶身材瘦削,目光呆滞的戴着手铐,从后座挪了下来。

老实讲,江远对十七婶没什么好与不好的记忆。考公之前,他在外地读了五年的医科大,高考之前,他又在寄宿学校读了三年的高中,对十七婶的印象,远不及对十七叔的大肚皮的印象……

“嫌疑人指认了凶器,是一把厨师刀,被丢到了小区外面的垃圾桶里。”吴军也站起来看下面,顺便给江远更新了案情。

江远吁了一口气。案件进行到这个程度,破案工作基本就算是结束了,尤其是这种丢弃了凶器,又异处指认的,翻案难度比仅有口供的难了何止十倍。

“弃尸呢?她一个人搬不动吧。”江远又多问了一句。

“她弟弟帮忙搬的,用的是店里运菜的三轮车和推车。”吴军停顿了一下,又道:“人也抓了,交代了。”

如此一来,这就是物证口供皆全,基本已是铁案了。

胡思乱想间,半透明的系统界面,跳了出来。

任务:做一次全面的尸检,协助侦破案件

任务奖励:重庆式单指指纹分析法——弓型纹鉴定(LV3)。

江远瞪大眼睛看着,就见一只银色的团子,飞进了自己的脑门里。

纷繁的信息,狂躁的挤入。

重庆式单指指纹分析法,是单指指纹分析法的一种,也是国内最早采用的单指指纹分析法,专门用来应对,只有一个手指的指纹,甚至只有一个残缺的手指指纹的情况。与之类似的,还有国内的青岛式单指指纹分析法,国外的巴特利式单指指纹分类法等多种方法。不同的分析法也谈不上优劣之分,主要是对指纹的分类分型不同,分析方法略有不同。

简单来说,这就是一种用来比对指纹的技术。

江远眼神微亮,指纹比对可以说是痕检的看家本事了,而且,真正学习起来耗时耗力,系统直接赠送,顿时感觉幸福指数上升了。

不过,比对指纹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。

那种将随便一张什么指纹照片录入电脑,就嘎吱嘎吱的找出匹配指纹的机器,到目前为止都是不存在的。

国际上成熟的指纹自动识别技术(AFIS),甭管用的是RBNEC,还是美国COGENT,或者法国Morpho,采用的都是人工标注现场指纹特征,也就是所谓的特征点,然后在系统里,对指纹的特征点进行自动匹配检索,最后按照相似程度,从高到低的打分,以给出候选检视名单。

这是因为指纹会因为压力等因素出现变形,而且往往是非线性的变形,许多时候,指纹还会出现平移,覆盖的情况,保存条件不佳更是家常便饭,而在犯罪现场找到的指纹,更有可能是残缺不全的。

简而言之,指纹自动识别技术,需要有人先对指纹做人工预处理。

而像是员工打卡机之类的设备,它们只懂得比对两个指纹是否相同,且识别率完全达不到警方的需求。

吴军这时候只看江远神情不属,不由咳咳两声,道:“也没什么事了,你想下班,就先回去,剩下的我来搞。”

“呃……可以吗?”江远有些迟疑。他有点想试试新得的技术,不过,回家再试似乎也不妨碍。

“咱就这些活,做完就得了。”吴军傲然的抬起下巴,比起下面才开始忙起来的民警们,法医的忙碌已是结束了。


午后。

刑警大队长黄强民,又来四楼溜达了一圈。主要是到法医办公室里,来说了会话。

刑科中队的中队长陆建锋热情陪同。

陆建峰也是技术明星出身的刑科人。不过,那是十多年前了。当时,做毒检的陆建峰建立了宁台县第一个毒检实验室,并接连破获涉毒案件,多次立功。

但是,随着最近几年的毒品案越来越少,化学品的检测需求始终都不高,毒检几乎都沦为体检岗了,陆建峰的工作重心,也就越来越偏向于行政了。

黄强民表扬了刑科中队最近的表现,释放了高强度的笑容,重点表扬了江远的“勇于任事”。

县局里,法医是天生的香饽饽,高水平的痕检更是。

一名高水平的痕检,可以直指凶手,能够让大家少跑许多路,少做许多活。提高破案率什么的,不仅是立功受奖的基础,更能提高大家的工作完成度。说的再大一点,还能提高大家对警察这份工作的认同感。

破案,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工作或者任务。

这一点,从古至今都是未曾改变的。每天百十元的特岗津贴,也从来都不是加班的理由。

等这一波人散去了,魏振国才笑眯眯的钻上来。

魏振国带着人,过来道:“牧志洋,你之前见过的,这两天先让他跟着你,跑个派出所,做个询问笔录,看看视频啥的,都没问题。”

“太好了。”江远也不能真的让人家一个老刑警跟着自己去找电动车,向年龄相当的牧志洋笑笑,道:“牧姓挺少见的。”

“在我们当地也不多。据说是黄帝有个大臣叫力牧,后人以字为姓,就这么传下来的。我是从外地考过来的。”牧志洋显然没少给人介绍自己的姓氏。

魏振国在旁总结道:“外地考进来的年轻人,社会关系简单,好做事。没有家庭负担,好加班。有文化,好办案。也就是江远你要人,别人想要,我是不会派牧志洋过来的。”

江远于是再次表达感谢,又道:“那几个指纹我都弄完了,回头让王钟发给你。”

警局的案子是做不完的,各个刑警队的任务列表更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,同样的,大家需要做的指纹列表,也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的。

与积案的指纹不同,每一起现案都可能涉及到非常多的指纹,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具有决定性的。

负责案件侦破的警察们是希望尽可能多的做指纹比对的,刑科中队的技术民警却可能永远也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值——就算是命案,也不可能无限细致的处理各种证据,其他案件就更不用说了。

江远并非痕检,反而可以挑着指纹来做,帮魏振国提前多做几组指纹,就算是用六队民警的代偿了。

被卖了一个好价钱的牧志洋乐呵呵的跟着江远,就在办公室里看起了视频录像。

视频是江远从物业拷贝过来,包括最近三个月,总计8个摄像头的记录,总量极大。

别说是刑警们了,物业的人都懒得看这些录像。

牧志洋和江远一人看4个摄像头的视频,同时放在屏幕上快放,很快看的头晕脑胀。

许久。

“找到了,这个是……是江永新的电动车。”牧志洋更有经验些,一边操作一边看,总算是卡到了一个时间点,看了一遍,再倒回来暂停道:“是个暴力撬锁的。”

江远暂停了自己那边的视频,转过来看。

只见一名穿着冲锋衣的男人,沿着一排电动车走过来,装作打电话的样子,一边转悠,一边挑选车辆。

大约几十秒的时间,他选中了其中一辆电动车,左右看看,从兜里掏了掏,再坐上车,插入,使劲扭动,车就发动了起来。

“这是在偷?”江远满脸疑问。

牧志洋点头,道:“暴力开锁的,算偷吧,就是没什么技术含量。他拿的钥匙是个万能钥匙,万能钥匙有好几种,一字型的,十字型的都有,他找一个不是空转锁芯的弹子锁,万能钥匙插进去,使劲扭,直接把锁芯拧坏,车就开走了。”

“锁芯可以拧坏的?”

“这种锁芯都是铜做的。他的万能钥匙是钢制的,有些还是合金钢的,只要不是磁性锁,不是空转锁芯,都能拧断。”牧志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了记录,又道:“没戴手套,但也没接触电动车以外的地方。”

“好家伙,称得上干净利落了。”江远以LV4的犯罪现场勘查,来审视视频里的现场,都找不到窃贼有什么疏漏的地方。

这也是电动车盗窃案之类的,不招人待见的原因之一。暴力开锁的窃贼,想想也知道技术含量不高,但盗窃电动车这件事本身太简单了,以至于他根本不需要留下多少信息。

犯罪侦查学的基本原理之一,洛卡德原理说的就是这个:凡两个物体接触,必会产生物质转移现象,即会带走一些东西,亦会留下一些东西。

偷电动车的可好,他就接触电动车,然后把电动车整个带走了,留下的只有足迹……

足迹可不像是指纹,能够直接用来寻找案犯,它最多只能指证用。而且,相隔这么久了,公共地方的足迹,肯定也是保留不住的。

要不是还有视频录像,单就江远看到的犯罪现场来说,这案子比杀人案都难破——凶杀案现场哪怕没有证据了,还可以通过人际关系来寻找动机,事实上,大部分凶杀案都是这么破的。可电动车盗窃,怎么可能有什么人际关系牵连着……

当然,就案件总体来说,盗窃电动车是不可能如凶杀案那样复杂的。嫌疑人自己的警惕性有限,操作能力有限,会出现在视频监控中,本身也能说明问题。

真要追着这个现场,也不是没有路子了,就循着案发当日的视频监控,再找别的视频监控,一路追踪过去,还是有比较大的概率,找到线索的。

要是路上实在没希望,循到嫌疑人住的地方,或者可能再次经过的地方,再派人蹲守,又或者直接采用刑警大杀器之排查,找到人的概率终究是有的。

然而,这些手段都不是江远能用得上的。

“再看下一个视频。”江远只沉思了很短时间,就放弃了这个现场。

他的目标只是帮忙找回几辆电动车,而不是找回所有电动车。

“那咱就继续看录像。”牧志洋习以为常。他也是帮人找过东西的,容易的也容易,麻烦的是真麻烦。

照着江村小区的报警记录,两人很快又看到了一起光天化日之下的电动车盗窃案。窃贼竟是同一个人,采用的手法也类似,唯一不同的是,对方还捅开了一只U型锁,并将之丢入不远处的垃圾桶里。

“这里。”江远用手点了一下,立即做了记录。

“视频是也一个月前的,丢掉的U型锁怕是找不回来了。”牧志洋有点可惜,道:“居民报案晚,出警的民警不注意保护现场,也是个问题。”

江远摆摆手,将监控视频往前放了几秒,指着屏幕道:“他解U型锁的时候,手扶了一下柱子的下方。”

柱子是工字钢做的,而对方的手指扣入的位置靠内靠下,是常人通常不会碰到的地方,因此有较大的概率留下指纹。

不过,一个月的时间,对于指纹来说,本身就已进入到玄学状态,留下指纹或留不下指纹都很正常。

“现在过去?”牧志洋问。

“不急,再看看别的,到时候一起采样。”

“要不要请当地派出所的民警先过去?”

“别。”江远一口回绝,道:“时间太久了,还是我亲自去放心。”

牧志洋自无不可,只是觉得并无必要。


太阳落山,夕阳西下。

在外面跑了一天的老警犬黑子,拖着疲惫的身躯,趴回了自己的狗窝,静静地等待着今晚的牛肉鸡腿蔬菜烩饭。

他是得过二等功的功勋犬,有伙食补贴,有警民共建的伙食补助,日均餐食标准75元,风雨不得阻。

侯乐家拍了拍黑子的脑袋,也拖着疲惫的身躯,回到了刑警大队的办公室里,自己烧了一壶水,泡了碗泡面,又撕了根火腿肠,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。

饭吃一半,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。

“喂?”侯乐家皱眉。

电话另一头,是个平淡的女声:“侯队长吗?我这边是刑警总队指纹岗,有一个你县的指纹协查出结果了。我现在发详情给你,你接收一下……”

侯乐家愣愣的应了,挂了电话,才赶紧打开警务通看内容。

只看两眼,侯乐家就丢下了泡面,三两步跨出门,点人道:“老平,点几个人,抓人。”

他是有身先士卒的习惯的,做中队长的时候如此,做到大队长也如此。

被喊到的老平狠塞了两口面到嘴里,喊着本队的刑警出发,自己抓了外套,边走边问:“什么案子?”

“去年715的抢劫案。省里反馈回来的协查结果,人在驼山林场,是个林场工人,今天早上还有打卡记录。”侯乐家一边说一边走:“那边路不好走,把皮卡开上。”

“好!”老平应了一声,又是啧啧两声:“这小子给我们玩灯下黑啊,这林场是今年联网的指纹还是怎么的?”

现在许多工矿生产企业都被要求安装和联网生物识别系统,典型的比如煤矿,甚至到了安装虹膜系统的程度。

侯乐家却是摇摇头:“指纹是老早就在网的,今天才被比中了。先抓人再说。”

几人小步快跑的下了楼,已经跑了一天的老平发动了皮卡车,再吁了口气,问:“要不要把黑子带上?去林场说不定用得上?”

侯乐家看向狗窝方向,黑子嚼着鸡腿,吃的正香,不禁迟疑道:“算了,黑子挺累的,让它休息休息,咱们先去看看情况。”

老平揉了揉酸痛的腰,呵呵一笑,拧钥匙开车。

皮卡跑山。

人跑山。

凌晨。

天已大亮,嫌疑人才在讯问笔录上签了字。

二十几岁的林场工人,仅有的一点反侦察的意识,都是跟电影电视里学来的,初时的侥幸心理散去,剩下时间就只能被刑警们牵着鼻子走了。

守了一夜的侯乐家松了口气,疲惫的情绪里,终于是生出了些许的乐观情绪。

抢劫案是刑法规定的八大重罪之一,所谓重案组的称呼,也是由此而来。对于这样的案件,警局向来都是给予极高的重视的。去年为了破案,侯乐家夙夜无寐的跑了好几天,却是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……

今次能破案,并且顺利的抓到人,对侯乐家这位刑警大队长来说,也是极有成就感的。

想了想,侯乐家掏出手机,打给了隔壁宁台县刑警大队的黄强民。

铃响三声。

“我谢谢你,黄队长。”侯乐家声音诚恳。

黄强民有点愣:“我又惹到你了?”

“没,说真的,真诚感谢。”侯乐家的声音诚恳了一点。打的是致谢电话,还是不要进入到常见的互怼环节了。

黄强民呵呵一笑:“感谢什么?”

“你不知道?”侯乐家一愣,接着莫名笑了起来,笑过了,才将指纹协查出了结果,并抓到人的情况,讲给了黄强民,且道:“说起这个案子,也是寸的很,受害人第二天才报警,偏偏当天晚上下了雨,好多证据都找不到了,当然,嫌犯也放松了警惕,还以为我们把这个案子忘掉了,呵……”

这一次,轮到黄强民沉默了。

几秒钟后,黄强民才缓缓道:“这么说来,你们破了一桩抢劫积案?”

“对。我亲手抓回来的。替我谢谢你们的痕检哈,有空请你们吃饭。”侯乐家笑嘻嘻的结束了通话。

黄强民捏着手机,用劲揣回兜里,转身就上了刑事科学中队所在的四楼。

他倒是要看看,平日里动不动就叫苦连天的痕检们,究竟是怎么打野食的。

痕检室。

严革抱着一只冒热气的茶杯,一边稀溜溜的喝着烫茶水,一边评价着面前的指纹:“搞的太模糊了,皮革上撒了粉刷,怎么想的,现在核采指纹的啊……”

“严格!王钟!你们长本事了啊!”黄强民审视着四周,眼神锐利的像是只流浪猫。

“黄队。”两名痕检悚然一惊,都站了起来。

“你们一天天的,是太闲了怎么了?”黄强民的语气严厉。

两名痕检慌的一批。我们做了什么不合适的事?我们平时经常做这些啊,也没挨骂……

常年做痕检的刑科队的民警们,受到黄强民的“军训”的时间少,但也正因为如此,他们更不适应黄强民的严厉。

“比中了指纹是好事,但是,不知道先向上级报告的?你们的组织纪律呢?”黄强民的眉头也皱了起来,凶的像是要杀鼠似的。

严革和王钟皆是两眼茫然,齐齐摇头。

严革小声问:“我们比中了什么指纹?”

黄强民这次是真的疑惑了,思索片刻,道:“隆利县破获了一起抢劫案,积案,通过指纹比对找到的嫌疑人。老侯打电话过来感谢,不是你俩做的?”

“不是。”老严和小王再次摇头,略有些艰难。

“找人问问。”黄强民干脆坐了下来。

他现在有点破案的感觉了,迫切的想要结果,或者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。

严革和王钟只好各自去打电话。

做痕检的经常都有协查任务,询问亦属正常。

不一会儿,两人分别挂掉电话,回到了黄强民面前。

黄强民看着两人的眼神,表情就严肃了起来。二人的神色太郑重了,以至于黄强民不得不产生大量的联想。

“我这边收到的消息。”老严咳咳两声,来到黄强民面前,眼神不自觉的飘向法医办公室的位置,道:“做指纹比对的,应该是咱们队的小江。江远。”

“江远……哪个队的?”黄强民一时之间都没对上人。他是刑警大队的大队长,手下包括多支刑警中队,还有警犬中队、刑科中队和禁毒中队等,全队几百号人狗,对新人并不敏感。

小王道:“就是新来报道的法医,长的特别高的那个。”

“你这么说我就知道了。”黄强民这才将人和名字对上号。他手底下的刑警过百是没错,法医却是常年一个两个的配置,另一方面,江远的身高也总是让人印象深刻。

说完了人,三人再次陷入了沉默。

做了许久痕检的严革和王钟满脑子的浆糊——帮助其他单位协查指纹是一回事,将其他单位做不出来的指纹做出来,这就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
简而言之,协查指纹并不一定代表着指纹难度高,还有可能是其他单位的指纹库覆盖面不够。现如今,全国指纹库这种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,包括各个省,做的都是只涵盖一部分指纹的指纹库。

所以,大部分做痕检的民警,查指纹都是先查自己本市的刑事指纹库,查不到再查车管所,或者身份信息等方面的数据库,再查不到,才会找省厅,发协查,请其他单位帮忙。

这种因为数据库等原因而对不上号的指纹,是老严和小赵所熟悉的指纹痕迹。而全凭“蛮劲”比中指纹的,他们就见得少了。

“见见去。”黄强民起身往外走,老严和小王毫不犹豫的跟上了。


大会议室。

空调呜呜的吹着,力气大的将墙角的吊兰都吹的晃动起来。

吊兰看起来不慌不忙的样子,它舒展着身姿,婀娜多姿的样子,像是赵飞燕在天上人间找到了工作,又像潘金莲在直播间觅到了人生第二桶金……风向稍变,吊兰的枝叶受风少了,姿势也变的坚硬和刚强起来,恰似潘安招摇过市,又像是王羲之醉酒喊麦。

柳景辉从余温书手里拿过报告书,却见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表。

柳景辉直接翻到最后,就见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一段话:综上所述,有理由怀疑长阳市西25公里处的杏子谷铜矿为藏尸地点。

那一瞬间,柳景辉仿佛突然变成了武林高手一样,太阳穴一鼓一鼓的胀的疼。

杏子谷矿洞就在柳景辉划定的核查范围内,柳景辉对其印象颇为深刻。

事实上,今天的会议里,柳景辉就计划安排人去杏子谷铜矿了。他有自信,只要再一轮核查,自己就能将核查范围,从25个,缩小到10个以内,然后,最多到第三轮核查,就能将范围缩小到三个,最多五个以内。到那个时候,再上警犬或者别的技术手段,将有很大机会,找到谭勇的埋尸地点。

这是一次智力风暴式的推进,是以缜密的思维,破获案件的经典示范。

然而……

柳景辉盯着手里厚厚的报告书。

那些冷冰冰的数字,那些硬生生的图表,就好像作弊用的小抄一样,令人心生烦闷。

什么时候,优雅的侦探消失了,待之而起的全是这些傻乎乎的憨货!

“说说你这个‘综上所述’吧。”柳景辉甩了甩报告书,不得不仰头看了江远一眼。

江远没在意柳景辉的态度,他忙了这么些天,也是才拿到报告,振奋的道:“我是对嫌疑人谭勇的车辆,做了一次彻底的检查,得到如下结论……”

“嫌疑人的车,是那辆帕杰罗吧,不是检查过了吗?二次检查,容易受到第一次检查的污染吧。”柳景辉打断江远的话。

“我主要是采集了微量证物,基本都是不会或不易被污染的位置。”江远道。

柳景辉笑了:“什么部位这么贞洁?”

会议室里坐了近百人,此时都伸长脖子听着,有人自然跟着发出了笑声。

江远没笑,镇定的俯视柳景辉的大背头中心点,道:“第一份证据就是从嫌疑人车辆的左前叶子板的第三层漆面处取到的。猜测应该是车辆碾压到了路边的碎石,碎石击打在了叶子板上,就有微量的石粉嵌入了该处的漆面。嫌疑人后续处理的时候,是刷了新漆在上面,反而将该物证保护了起来。”

柳景辉听的愣了愣,问:“第三层漆面?”

“对,我发现嫌疑人谭勇的这辆帕杰罗,局部补漆的位置非常多,因此,决定将有补漆的漆面,分层取下来。包括表层漆,中间层,底层漆,腻子……有的车会补好几层漆,它补几层,咱们就取几层。然后,用显微镜,一层漆一层漆的找微量物证。”

柳景辉听的就头大,心里首先浮现出的念头是:这也太不优雅了。

这时,旁边一名懂点现场勘查的领导问:“非得用显微镜?那工作量也太大了,用胶带粘一遍行不行?”

“普通胶带不行,因为找的是微量证物,很多都是以毫克为单位的,所以,胶带的胶会造成污染,到最后,找到的证物很可能也用不上了。”

“这……”旁边的领导听的都是一阵头皮发麻。

江远见没有别的问题了,“第三页是这份证物的详细的说明。其含量,符合杏子谷铜矿的矿石成分记录,微量物证是在省厅的微量物证实验室里做的,新买的荧光分析仪,对检测的样品量的需求很低……”

江远也是获得了系统的技能后,第一次做微量物证的采集,所以,一切流程都做的相当细致。

柳景辉听着江远说的那些名词,不耐烦之间,又不得不承认,他给出的答案,是极具诱惑性的。

思考了几秒钟,柳景辉伸手比划着,道:“所以,你的猜想,是谭勇开车经过杏子谷铜矿的时候,车轮碾到了路边的碎石,飞溅起来的碎石,实际上是矿石,打在了他的车的前叶子板处,并恰巧嵌入了漆面里,而且,谭勇修车的时候,恰巧没有做细致处理,直接涂了一层漆了事?”

江远沉默了一会会。

百多人的会议室,一时间显的异常的安静。

这时候,江远却是整理好了语言,道:“谭勇的车旧了,而且他经常跑工地,所以,他修车都是找很熟悉的修车厂,很多地方都处理的很粗糙。”

接着,江远回答第二个问题,道:“杏子谷铜矿的路边,到处都是碎石,都是以前拉矿石的车留下的。比较大块的应该都处理干净了,留下的细碎的矿石还是非常多,去现场就可以看到。”

然后,是第三个问题,江远缓声道:“杏子谷铜矿是终点,并不通往其他地方。所以,谭勇去杏子谷铜矿,应该就是目的地。”

相比于厚厚的报告书,江远的简单推理,反而让柳景辉稍舒服一点,但也仅仅是一点。

柳景辉“恩”了一声,问:“那你为什么认为,杏子谷就是埋尸的地点?”

“证物3的矿石微粒,是从右后门处的取到的,来源与证物1类似。证物4的植物纤维,与杏子谷的植物相符合。也都可以作为间接证据,说明谭勇多次前往杏子谷。另外,这几件证物,出现时间都在三年以前。车上发现的其他微粒,或者来自于长阳市以外,或者是谭勇工作的工地,作为埋尸点的可能性较小。”江远放慢语速说话。

他说到一半的时候,柳景辉其实就认可了。

埋尸地点一定是多次来往的地方,这是他早就确定的要点。再加上杏子谷铜矿原本就在他的判断范围内,很难说,他刚才的问话中,有多少是想刁难刁难江远。

不过,终究是破案重要,柳景辉不得不低头阅读江远的报告,以至于花费了颇长的时间。

直到会议室里发出嗡嗡的小声说话声,柳景辉才抬起头来,道:“行了,今天的会议目标,就修改一下,主攻杏子谷铜矿。高处,您安排一下?”

同来的三级高级警长高强,这些天都是不显山不漏水的。不过,被柳景辉请到了,他也没什么磕绊,咳咳两声,就直接起身道:“那咱们先分几个组……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