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萧寒林晚秋的其他类型小说《与护工奇缘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竹晴园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问。萧寒放下笔,指腹摩挲着图纸边缘的折痕:“妈妈走后,爸爸把我的模型摔了。他说‘弹钢琴没出息,学建筑才能赚钱’。”他抬头时,晨光正落在他睫毛上,“但每栋我设计的房子里,都藏着这样的琴房,用不同的方式。”厨房传来定时器的“叮”声,是煮鸡蛋的时间到了。林晚秋转身时,袖口拂过他轮椅扶手,那张画着残缺百合的碎纸正夹在病历本里——不知何时被他捡了回去。复健室在二楼,落地窗外种着棵老桂树。林晚秋把软垫铺在地板上,帮萧寒从轮椅转移到瑜伽垫时,触到他大腿上紧实的肌肉——即便打着石膏,依然能感觉到长期锻炼的线条。“先做踝泵运动。”她跪在他脚边,握住他没有打石膏的右脚,“勾脚,保持五秒,再绷直。”她的掌心贴着他脚底,能感受到脚趾蜷曲时的细微颤动。萧寒盯...
《与护工奇缘全文》精彩片段
问。
萧寒放下笔,指腹摩挲着图纸边缘的折痕:“妈妈走后,爸爸把我的模型摔了。
他说‘弹钢琴没出息,学建筑才能赚钱’。”
他抬头时,晨光正落在他睫毛上,“但每栋我设计的房子里,都藏着这样的琴房,用不同的方式。”
厨房传来定时器的“叮”声,是煮鸡蛋的时间到了。
林晚秋转身时,袖口拂过他轮椅扶手,那张画着残缺百合的碎纸正夹在病历本里——不知何时被他捡了回去。
复健室在二楼,落地窗外种着棵老桂树。
林晚秋把软垫铺在地板上,帮萧寒从轮椅转移到瑜伽垫时,触到他大腿上紧实的肌肉——即便打着石膏,依然能感觉到长期锻炼的线条。
“先做踝泵运动。”
她跪在他脚边,握住他没有打石膏的右脚,“勾脚,保持五秒,再绷直。”
她的掌心贴着他脚底,能感受到脚趾蜷曲时的细微颤动。
萧寒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树影,突然说:“你昨天哼的《致爱丽丝》,第三小节降了半调。”
林晚秋手一抖,差点让他的脚砸在垫子上:“好久没弹,记不清谱了。”
她耳尖发烫,想起大学时在琴房练琴,总被隔壁的男生笑“跑调大王”。
“我教你。”
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腕,把她的手按在自己小腿上,“这里,腓肠肌的发力点。”
他的指尖划过她掌心,像在琴键上找音位,“勾脚时要用到胫骨前肌,绷直时腓肠肌收紧,就像弹连音线时手腕的弧度。”
阳光穿过桂树叶,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林晚秋看着他专注的神情,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,曾用颤抖的手在她掌心画琴键,说“晚秋的手,天生该弹琴”。
可现在,这双手正托着另一个人的脚踝,感受着肌肉与骨骼的律动。
“再来一次。”
萧寒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温和,“这次我数拍子,你跟着节奏勾脚。
一、二、三...”他数到第三拍时,窗外的桂花突然落了一朵,正巧掉在他石膏上的裂缝处,金黄的花瓣嵌在白色绷带里,像枚小小的勋章。
复健结束时,林晚秋发现他轮椅口袋里露出半截炭笔——正是昨天摔断后被她粘好的那支。
笔尖还留着她用胶布缠的痕迹,像给断弦的琴键系上了丝带。
六、深夜的琴房私语秋分那天傍晚,
泪。
他突然在空白处画了条向上的弧线,像碎玻璃拼成的月光:“那就一起翻开吧。”
他说,“或许碎掉的部分,正等着我们重新拼合。”
深夜离开时,林晚秋在玄关看见自己落下的薄荷绿围裙。
正要拿走,却发现口袋里多了样东西——是枚修复好的琴键吊坠,断裂处缠着细银线,像给伤口戴上了勋章。
楼梯间的声控灯忽明忽暗,她摸着吊坠上的刻痕,突然听见楼上书房传来轻微的响动。
透过门缝,她看见萧寒正伏在图纸上,笔尖划过琴房的天窗,旁边画着个小小的人影:穿薄荷绿围裙的女孩,手里捧着朵残缺的百合,站在桂花树下。
月光漫过他的侧脸,照亮了他唇角极浅的弧度——那是她第一次看见他笑,像碎玻璃终于接住了月光,在裂痕里绽放出微光。
抚摸母亲的琴谱,直到纸页起毛。
原来有些伤口,哪怕过了十年,依然像钢琴上断裂的琴弦,轻轻一碰就会出血。
“我没想代替谁。”
她蹲下身,与他的轮椅平视,“我只是...看见这些画时,突然觉得,或许你和我一样,都在等一个没说完的故事。”
她从围裙口袋里掏出那半截乐谱,红笔字迹在暮色中格外刺眼,“你妈妈说你的琴声像碎玻璃,可碎玻璃也能反光,照亮没走完的路。”
萧寒盯着她手中的乐谱,突然想起母亲葬礼那天,他躲在琴房弹《月光奏鸣曲》,琴弦崩断的声音盖过了雨声。
后来他把断弦缠在琴键吊坠上,就像把母亲的声音永远锁进了金属环里。
“明天开始复健吧。”
林晚秋把乐谱轻轻放在他膝头,“医生说每天做三次踝泵运动,我陪你。”
她站起身时,旗袍下摆扫过他轮椅上的建筑手稿——那是栋带弧形琴房的别墅,窗棂设计成钢琴键的形状。
书房的台灯亮起来时,林晚秋正在厨房热南瓜粥。
手机震动,弹出条陌生号码的短信:“你母亲的琴谱,在我书房第二个抽屉。”
她手一抖,粥勺碰在锅沿上,发出清越的响声,像某个尘封的琴键终于被按响。
五、复健室的月光第二天清晨,阳光刚爬上窗帘,林晚秋就看见萧寒坐在轮椅上,盯着书房墙上的建筑手稿。
他换了件白衬衫,领口扣得整整齐齐,袖口露出的手腕上,琴键吊坠在晨光里闪着微光。
“早餐是山药粥和水煮蛋。”
她把餐盘搁在餐桌上,注意到他腿上盖着的毛毯,正是昨天她落在沙发上的薄荷绿格子毯,“复健前半小时别吃太多,不然会反胃。”
萧寒没抬头,笔尖在图纸上划出锐利的线条:“这栋房子,是我十三岁时设计的。”
他指着图纸中央的圆形空间,“琴房要朝南,窗户做成36度倾斜,这样冬天的阳光能照在琴凳上,夏天又不会晒到手。”
林晚秋凑近细看,发现图纸角落画着小小的人影:穿旗袍的女人坐在琴凳上,旁边站着个男孩,手里捧着琴谱。
她指尖划过那些稚嫩的线条,突然想起自己中学课本上的涂鸦——总在边角画母亲弹钢琴的样子,直到课本被父亲收走。
“后来为什么没建?”
她轻声
显。
手机震动,是萧寒母亲发来的消息:“小秋,萧寒有没有提起过他父亲?”
她盯着屏幕,想起下午在冰箱看见的抗抑郁药,药盒上的名字是父亲临终前用过的。
回家的公交上,秋风吹着车窗哐当作响。
林晚秋翻开笔记本,上面记着萧寒的作息:早餐只喝咖啡、拒绝任何形式的肢体接触、每天下午三点准时研究手稿、琴房的窗帘永远拉着。
她在“过敏史”旁边画了颗星,又想起照片里断裂的琴弦——或许,有些伤口,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愈合。
回到出租屋,墙上挂着的旧钢琴谱被风吹得翻动。
那是父亲生前最爱的《致爱丽丝》,谱面边缘有他用红笔写的“给晚秋”,墨迹早已晕开。
林晚秋摸着琴谱上的折痕,忽然想起萧寒手稿里的廊桥,桥底的百合与父亲病房里的一模一样。
霜降夜,月光透过纱窗落在地板上,像撒了把碎水晶。
林晚秋梦见自己站在悬浮的廊桥上,桥底开满白色的百合,萧寒坐在轮椅上,指尖抚过琴键,断裂的琴弦突然发出清越的声响,惊飞了栖息的蝴蝶第二章 裂痕里的光(续)三、碎玻璃与旧琴键消毒棉签触到掌心伤口时,萧寒的指尖猛地蜷缩。
林晚秋的手很小,指腹却有薄茧,是常年握汤勺或扶老人起身磨出的硬痕。
他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水晶灯投影,听她哼歌的尾音散在碘伏的气味里——调子跑了半拍,却像块温吞的软布,慢慢擦去他骨节里的僵硬。
“疼就喊出来。”
她吹了吹他掌心的药渍,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,“我爸住院时,同病房的大爷疼急了,能把输液架踢翻。”
萧寒没吭声。
视线余光扫过她围裙口袋,露出半截病历单边角——是他上周复查的CT报告,不知何时被她收走了。
此刻她正用医用胶带给他固定石膏裂缝,指尖顺着他小腿肌肉的轮廓轻按,像在确认骨骼的走向。
这个动作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,七年前母亲临终前,护工也是这样替她调整镇痛泵的位置。
“你父亲...怎么去世的?”
话出口才惊觉自己嗓音沙哑,像被砂纸磨过的琴弦。
林晚秋的手顿了半秒,胶带在石膏上粘出清脆的响声:“肺癌。
最后半年住在养老院,我每天下班去
轻拨开粘连的布料,碘伏的气味漫出来,“伤口愈合期要忌口,威士忌得收起来。”
拆到第三颗纽扣时,隔壁房间突然飘来钢琴声。
是《月光奏鸣曲》,弹到第二乐章突然卡住,琴键发出破碎的杂音。
萧寒的睫毛剧烈颤动,视线死死钉在墙上那幅手稿,指节捏得泛白。
林晚秋这才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根部有道浅疤,像道未愈的裂痕。
“您母亲说您喜欢古典乐。”
她把换下的脏衬衫放进洗衣篮,瞥见床头柜上的威士忌瓶身蒙着薄灰,标签上印着“1993年酿造”——和她同岁,“要不要听点别的?
我手机里有……不用。”
他打断她,轮椅猛地转向窗边,石膏腿撞在实木地板上发出闷响,“明天起,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,其他时间别来烦我。”
窗帘是深灰亚麻质地,遮光率至少90%。
林晚秋看着他的背影,轮椅的影子在地面投下狭长的暗角,像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。
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总盯着病房的天花板,说那里有架悬浮的钢琴,黑白键上落着白色的蝴蝶。
厨房里,不锈钢锅咕嘟咕嘟煮着南瓜粥。
林晚秋系好围裙,发现冰箱贴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,是萧寒的字迹:“勿用百合、勿用青霉素类药物、每周三晚七点钢琴调音”。
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护工证,证件照上的自己穿着白大褂,嘴角还带着在养老院时惯有的温和笑意——那时她总说,护工这份工作,是替那些被生活磨钝了爪牙的人守住最后一点体面。
端着餐盘回到客厅时,萧寒正在研究手稿,铅笔在图纸上划出刺耳的声响。
她把南瓜粥搁在茶几上,瓷勺碰着碗沿发出轻响:“先吃点东西吧,下午还要做复健。”
他没抬头,笔尖却在“百合”的位置重重划过,纸页透出深深的凹痕:“谁让你准备的?”
“医生说术后需要清淡饮食。”
林晚秋故意忽略他的敌意,指着碗里的南瓜块,“南瓜含钾,对骨骼恢复好。”
她想起父亲住院时,临床的阿姨总说她适合当护士,可她知道,自己只是害怕面对空白的钢琴谱,才躲进了养老院的琐碎里。
午后的阳光终于爬上窗台,却被厚重的窗帘挡在外面。
林晚秋跪在地上擦地板,清洁剂的柑橘
最新评论